首页 >

最近更新 > 

正文

兰德公司:中美在应对传染病方面的合作

作者:张金峰

《中美印象》第212期 
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中美互动大事记(5)

  2
5 号,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就新冠病毒疫情举行听证会,兰德公司高级政策研究员詹妮弗·布埃伊(Jennifer Bouey,中文名黄志环)在听证会上发言,同时兰德公司发布了《从萨斯到新冠病毒-美中在应对传染病方面的合作》1。这一报告回顾了从2002年萨斯发生以后18年期间美中之间在卫生领域和抗击传染病方面的合作。
  
报告显示,从2002年到2016年,随着萨斯、禽流感、猪流感、艾滋病、埃博拉等传染病的流行,中美之间的合作逐步加深。合作内容涉及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员培训、数据共享和交流合作。正如刘延东副总理在中美埃博拉及全球卫生安全研讨会上所说:中美加强卫生领域合作,不仅事关两国人民健康,也具有全球意义。

  从2017年开始,两国关系出现了摩擦,在卫生领域的合作也随之降温。詹妮弗·布埃伊在作证时呼吁: “在这个紧张而敏感的时刻,美国政府应该努力减少对来自中国的人群的歧视和不友好姿态,这些举措都将增强美国的软实力,使中国人民对美国有更多的善意。相反,歧视、偏见和任何惩罚性的言论将消灭所有的善意。”2

2003-2013 :萨斯(SARS
  
2003 10 月,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汤米·汤普森(Tommy Thompson)访华,与中国卫生部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发展更健全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方面加强。汤普森还在美国驻华大使馆设置了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卫生专员。

2003-2009 H5N1

 SARS流行后不久,中国又面临H5N1禽流感。

 2004年,中国国家流感中心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签署了在中国建设流感监测能力的合作协议。这两间机构的合作内容包括: (1) 在中国培养病毒学和流行病学领域的技术人才; (2) 通过加强流感样疾病报告,建立全面的流感监测系统; (3) 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和发布; (4) 改善对有可能大流行的流感病毒的早期反应。

 2005年,中美两国政府启动了控制传染病的合作计划,成立了CDC中国中心。 同年,两国建立了美中医疗论坛讨论与健康相关的双边商业,贸易和政策问题。 此外,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在联合国会议上宣布了在禽流感和流行性感冒方面的国际合作计划(包含中美框架协议)。

 2006年,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和中国卫生部签署备忘录,进一步扩大了两国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合作,内容涵盖研究,技术,培训和人员交流。

2009H1N1

 2009年出现的猪流感率先发生在美国和墨西哥,很快传遍全球。中美两国卫生部门共享信息和技术以促进监控疫情的传播和开发疫苗。中国随后成为第一个量产H1N1疫苗的国家。在疫情爆发期间,两国通过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加强了双边在卫生领域的交流。

 2009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H1N1爆发期间访华,两国发表了全球公共卫生联合声明。承诺在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上深化合作,包括H1N1、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预防、监测、报告以及控制。

2013H7N9

 2013年,当另外一种新型禽流感H7N9在华东地区出现的时候,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完全发挥了功能,成功阻止了H7N9病毒的蔓延。

 201310月,中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流感疫苗并与全世界分享,促进了美国CDC和私人制药企业的疫苗开发。在H7N9爆发期间,中美CDC之间分享病毒数据,通力合作,致力于病毒的联合研究。中国在控制H7N9的爆发作出的努力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广泛赞扬。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分启动了其紧急行动中心进行流行病学和疫苗研究,为中国提供帮助,开发能在世界范围内应用的检测试剂。

2003-2014HIV/AIDS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艾滋病在中美两国愈演愈烈,中美双方加强了抗击这一流行病的双边合作。2002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向中国CDC提供五年期1480万美元用于艾滋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

  2003年初,中国政府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合作,在中国发起了隶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球艾滋病项目。全球艾滋病项目组迅速制定和实施了一项遍及15个省的全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协助中国国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能力建设, 包括提高实验室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扩大地理覆盖范围,开发流行病学监测系统, 扩展治疗方案。还协助中国卫生部门在边远地区建立艾滋病临床培训中心。目前有300多名毕业生正在为16个省份的50,000名患者提供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                   

2014-2016:埃博拉(Ebola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美进行了紧密合作。中美在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及时应对新发传染病等重大问题上有着越来越多的利益交汇点,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共同责任。

  2015年,中美埃博拉及全球卫生安全研讨会在华盛顿举行。本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首次将卫生合作纳入机制范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伯韦尔(Sylvia Burwell) 见证两国卫生部门签署《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谅解备忘录》。3

  2016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进一步推动了中美在卫生领域的合作。中美致力于在全球卫生安全领域加强合作。双方承诺进一步加强伙伴关系,建立预防、发现和应对传染病威胁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流感,疟疾,抗菌剂和实验室建设。

2017-2020:转折

  201711号开始正式生效的《境外非政府组织NGO)境内活动管理法》规定:境外非政府组织,包括慈善及环保团体,在中国要向公安部门登记才在中国境内活动。警方有权调查这些机构,也可根据该法律条款将其列入不受欢迎名单,不准其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4

  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战,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及双边外交和安全对话停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关闭在北京的办公室,国家卫生研究院和CDC也削减了在北京的雇员。

2019-2020: 新冠病毒 (2019-nCoV)

 2020116日开始,《中美印象》开始整理中美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互动。

1.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美互动大事记(1

2.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美互动大事记(2

3.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美互动大事记(3

4.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美互动大事记(4      

 报告除了对中美在应对传染病方面的合作进行回顾之外,还分短期、中期和长期提出了对未来两国合作的建议:

短期建议:

 美国公共卫生人士和医护专业人员对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是重要并及时的。美国政府应该减少对来自中国尤其是武汉人群的歧视或不友好姿态,表达更多善意。希望美国 CDC 考虑和中国 CDC 及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CIDCA )合作,制定计划协助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控制covid-19

中期建议:

  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要开始国家响应系统和全球流行疾病管理的研究工作,帮助其他国家和学者进行评估和研究。中方必须思考以下问题:如何改善公共卫生风险中的沟通?如果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如何实施有效的医学隔离?CDC 如何可持续性地改善跨部门沟通?希望美国可以创建现实的、连贯的中美协通政策,并寻求和中国达到数据分享和规则范围上的共识。

长期建议:

  SARS 和新冠肺炎期间,美中一直在携手努力应对流行疾病的挑战,均受益于现有和未来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目前贸易战第一阶段的解决,是重启美中经济、外交和安全对话的好时机,也希望全球卫生和流行疾病预防领域能从中受益。

Dr. Jennifer Huang Bouey简历5

  兰德公司高级政策研究员,唐氏中国政策讲席研究员(Tang Chair in China Policy Studies),乔治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博士、硕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作为一名受过临床医学和定量方法培训的流行病学家,Bouey的研究重点是全球卫生战略和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除了在兰德公司供职,Bouey还在乔治城大学教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美国和中国领导了多项关于移民、农村到城市的移民、少数性群体和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健康风险和医疗保健可得性障碍的研究。2015年至2018年期间,她组织了一个国际多学科研究工作组,研究对美国和中国的全球卫生安全利益至关重要的问题,包括流行疾病预防、全球卫生治理和南南移民的卫生风险。Bouey曾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DA)、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和福格蒂中心(Fogarty Center)担任研究员,并为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China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香港艾滋病理事会(Hong Kong AIDS Council)和香港政府研究基金(Hong Kong Government Research Fund)担任专家评审。

相关链接

1.      https://www.rand.org/multimedia/video/2020/02/05/from-sars-to-2019-coronavirus-us-china-collaborations-on-pandemic-response.html

2.      https://news.163.com/20/0209/12/F4UMJGBH00018AOR.html

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6/24/c_127946636.htm

4.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528289

5.      http://www.usocctn.com/archives/24127

来源:中美印象
更多>>
返回顶部 电脑版